
2017年,作为郎酒集团的转型年,在确立“三大品牌协同并进”战略后,邀请汉狮作为全年合作伙伴,打造三大品牌TVC广告。
青花郎,以“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”定位,在高端白酒中异军突起。
郎牌特曲以“来自四川,浓香正宗”的定位,成功实现竞争突围。
小郎酒以“全国热销的小瓶白酒”定位,引领小酒热卖。
三大品牌,纷纷占领三大核心市场,实现百亿目标。
其中作为郎酒的代表青花郎,对标茅台,定位为“中国两大酱香型白酒之一”,
这个定位完全符合消费者心智运作规律,定位理论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原则叫“二元法则”,它告诉我们,消费者的脑袋在任何一个品类里面只能记住两个品牌。我们看到,任何领域最终会由两个品牌主导,比如: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、阿迪达斯和耐克、波音和空客……这是消费者的心智规律造成的结果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有“数一数二”的品牌供选择就够了,“二元法则”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和交易费用。
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,郎酒在沾茅台的光,大家更应该看到,任何行业 “数一数二”的格局形成后,整个品类会更加繁荣。青花郎新战略的背后,是要和茅台共同推动白酒行业的酱香品类。酱香酒品类繁荣后,获益最大的也会是行业老大哥。郎酒人正是具有这样的胸怀,致力于丰富酱香品类,为整个品类做贡献。
不久前,郎酒对外发布了最新的市场招商政策。其中特别强调了:“和以往的全国市场‘一刀切’不同,郎酒正在采用一地一策、一商一策。”尤其对于青花郎,郎酒提出:“重点选择‘两强’商家,即综合实力强、团购资源强的经销商”。
一
有人将青花郎目前的经销权形容为“金销权”。经销权变金销权,在中国酒业并不陌生。不同的时代,不同的市场环境下,向来有之。计划经济时代,经销权属于地方的副食品公司,拥有经销权就拥有资源分配权,那是名副其实的“金销权”。市场经济时代,名酒放开,拥有名酒经销权,就意味着拥有了财富。
2002-2012年,被业内称白酒的“黄金十年”,茅、五,郎、洋等9家进入百亿俱乐部的成员,成了市场争抢的“香饽饽”,“金销权”成就了一大批的大商。而现在,市场环境的巨变,让一些企业的“含金量”大幅缩水,“金销权”也被聚焦:比如风口上的酱酒。
二
经销权变成“金”销权,一“权”难求的背后,标志着风口上的酱香酒,已经成为酒业新的“香饽饽”。
公开数据,至2017年,全国酱香白酒的产量依然只占整个白酒产量的5%。而这规模只占5%的酱香酒,实现行业约40%的利润。
无怪乎酱香酒有此发挥潜力,消费升级的大趋势、独特品质与品牌力、更关键的:物以稀为贵。“只要赤水河的水还在流淌,你等一千年一万年也看不到茅台崩盘的时刻!”说出此话的著名投资人但斌是茅台的忠实拥趸。他所强调的赤水河,严格地说,是茅台与郎酒之间约40公里赤水河河谷,正是酱香白酒稀贵的根基。这点涉及的首先是产能稀缺。整个赤水河流域优质酱酒年产量为20万吨,郎酒的极限是5万吨,其中,两大酱香的极限就超过了超50%(约13万吨左右)。除外,还涉及到品质的稀缺。为了保证青花郎的高品质,其独创了“生长养藏”酿酒法则,让一瓶青花郎至少需要7年时间才能走向消费者。
当然,此外,最重要的还是品牌稀缺。作为最具影响力的高品质酱酒品牌之一,青花郎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得到了消费者的信赖。虽然起源于四川,但是郎酒作为一个已经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球的品牌,现在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品牌积淀。
在如今这个酱香酒是王牌的时代,郎酒就代表着财富机遇,经销商遇到了就不放过便成了正常之理,这也是成就郎酒“金销权”的因素。
企业,负责酿一瓶极致的好酒,经销商,负责将好酒送到消费者手中。但企业发展需要核心竞争壁垒,同时,选择相应的合作伙伴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壁垒。这样看来,不是有钱有资源就能代理青花郎的说法,顺利成章。
大健康的风口下,纯粮酿造的酱香型白酒,被业内人士誉为发展潜力最大的白酒品类之一,酱香酒行业也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浪潮。
紧握酱香酒发展风口,近日,青花郎事业部销售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,明确了中国两大酱香酒之一青花郎中长期的战略目标。
2019年,青花郎要经过一系列的调整,实现量价齐升。郎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、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、青花郎事业部总经理陈建伟提出,“很多人认为量与价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不可兼得,我不这么认为。”。
其提出青花郎定下如此目标的几个重要支点:
1、青花郎在势能上赢得更多赞誉与口碑;
2、经营链条所在环节盈利水平逐渐提高,经销商及终端信任和信心增强;
3、消费群体持续稳定扩大收藏市场逐步打开,团购体系发生较大作用;
4、销售团队信心增强,专业水平较大提升,落地效率大幅提升;
且从2019年开始,郎酒酱酒销量严控1万吨,以后每年增加2000吨,在保持稀缺性、保证时间、保证品质的同时,长期规划用三年时间实现量价提升。
据陈建伟介绍,公司下半年对青花郎按生产年份进行定价销售,持续推高瓶贮老酒价格,还将在部分城市举行老酒拍卖活动,以及实现线上老酒统一定价销售。在品鉴会方面,青花郎将新增青花盛宴·私宴,针对超高端人群开展,有效果的中型鉴赏会大力开展,减少无效果的大型青花盛宴。
“扶持商家做强做大,稳定经营秩序,差异化配置资源,主动作为,提升布局质量,以两级销售体系与库存增长、溢价销售以及瓶贮年份酒销售实现商家利益保障。”
历史偏爱茅台,大自然更爱郎酒,作为中国两大酱香酒之一的郎酒,拥有得天独厚的酿造优势,「生长养藏」的独门秘籍,青花郎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已定,奢香藏品、红花郎也全力助阵品牌升空,业内表示经过多年积累,郎酒厚积薄发。
“美酒河”赤水河孕育了中国两大酱香白酒,其中一个就是青花郎,作为大自然更爱的酒,郎酒“生在赤水河,长在天宝峰,养在陶坛库,藏在天宝洞”,自然环境得天独厚,孕育了令人陶醉的独特风味。
2018年郎酒正式回归百亿阵营,而2019年对于郎酒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,是承接其2020年上市目标的关键时刻。
突破百亿离不开郎酒各大经销商的努力和成功的营销推广。郎酒遵循市场规律,坚定走适合自己的路,使得郎酒在2018年的增速达到近100%,并成功入选了2018年国家品牌计划TOP品牌。
中访网获悉,目前青花郎事业部已经顺利完成全国化布局,郎牌特曲和小郎酒已由区域核心市场转向全国,从局部到全局,郎酒品牌化和名酒化发展道路行至深远。
随着郎酒经销权价值的日趋凸显,郎酒销售公司正式确定了“实事求是,尊重规律,持续发展,化繁为简”的市场原则,在现有销售基础上,加大对现有核心商家的支持力度,打造郎酒强大的商家队伍。在名酒价值基础之上,实行“一地一策、一商一策”战略,携手商家合作共赢。
在广告推广方面,郎酒的成绩也十分亮眼。7月19日晚,小郎酒独家特约《中国好声音》重磅回归,登陆浙江卫,并拿下当日同时段综艺收视率第一位。
郎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汪博炜表示,2017年郎酒与浙江卫视达成战略合作,小郎酒坚实锁定浙江卫视星期五头部娱乐资源,开创了“小郎酒周五品牌日”。
今年新一季的《中国好声音》,郎酒特别推出美食版精酿小郎酒,全方位助力“抢人大战、导师之间的精彩Battle”,同时,郎酒表示“希望藉由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,喊响‘有美食的地方就有小郎酒’”。
就在7月20日、22日,小郎酒事业部分别在成都和长沙两地举办了2019年顺品480上市推荐会。
郎酒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顺品郎和小郎酒将共同担负起郎酒兼香型产品的发展大任,此次顺品郎的焕新上市被视作郎酒“一树三花”香型版图的完善,和巩固郎酒百亿大盘的一次重要布局。
有业内人士预计,未来十年是光瓶酒高端化的黄金十年,中国酒业将围绕高端光瓶酒展开新一轮发展攻势。“小郎酒在前,顺品郎在后”是郎酒股份公司更快地拓展整个光瓶酒市场的战术之一。
郎酒股份公司总经理付饶表示,顺品郎的更新换代从小郎酒事业部整体发展与思考的角度上出发,通过主动实施政策调控,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务实制定销售目标,严管价格、库存,转变市场增长方式,发展顺品480光瓶大酒,抢占50-100元高端光瓶酒市场。
从突破百亿到为实现更大目标谋篇布局,郎酒一步一脚印尽显优势。白酒专家蔡学飞对此表示,“郎酒经过多年的努力,已经成为把青花郎塑造为高端酱香白酒代表品牌,心智占位较为成功,在酱香持续扩容的态势下具有品类优势。其次,郎酒经过多年的内部调整,目前已经由销量导向转为品牌导向,可以明显感觉到企业品牌价值感提升,对于整体产品线带动作用明显。中国白酒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酒类消费口味转换,郎酒确实拥有多数企业难以企及的资金与技术支撑,而且郎酒近年来通过郎酒庄园项目,能够明显感觉到企业对于体验经济、高端定制市场逐渐发力,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”。
在白酒行业的传统“淡季”来临之际,一股白酒企业集体提价的热潮正扑面而来。
郎酒也以实际行动加入了停货提价的行列。5月20日,郎酒集团下属的四川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郎酒公司”)发布通知称,该公司销售的红运郎、青云郎等奢香藏品暂停接单和发货。
此外,郎酒停货提价也使得其向经销商压货的情况再度受到关注。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注意到,此前,郎酒因向经销商压货引发不满,此次停货提价或再次引发厂家与经销商的博弈。但在白酒行业专家铁犁看来,对于身处弱势的经销商来说,不存在博弈的概念。
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中表示,当前白酒企业纷纷涨价,主要目的是抢占茅台涨价后在千元价格带留下的空间,不过众多酒企能否站稳千元价格带还有待观察。“高端产品和高端品牌不是一个概念,不是每一个产品都能做高端品牌的。”铁犁说。
先停货再提价
5月20日,郎酒公司发布通知称,奢香藏品(红运郎、青云郎等)产品暂停接受订单、暂停发货。
对此,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郎酒暂停奢香藏品的供货,主要原因之一是为青花郎产品提价作准备。果然,5月21日,郎酒青花郎事业部华北大区发布通知称,53°、44.8°的500ml青花郎团购统一报价上调为1059元/瓶,最低成交价959元/瓶。
此外,在华北大区价格调整之前的5月7日,郎酒已经对华东大区、中原大区等区域市场上的青花郎价格进行了调整。
密集调整青花郎产品价格的背后,则是郎酒一直谋求和强化青花郎在高端产品行列里的品牌价值,此外在产品定位上也对标茅台,从而使消费者认可其“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”的定位。
白酒专家晋育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青花郎一直以来都在对标茅台,同为酱香型白酒产品,价格定位只有茅台的一半。青花郎的产品零售价格早就标到了千元,这次是批发团购价达到千元,主要还是为了维持青花郎价格的坚挺。
不过,提价之后的青花郎能否在千元价格带被消费者认同,还有待观察。在一位郎酒经销商看来,当前五粮液、古井贡酒等纷纷涨价,郎酒也必须涨价。“别的酒都在涨价,你不涨价,消费者会感觉你的产品价值低。”上述经销商对记者表示。
在郎酒方面看来,青花郎的售价是由其品质决定的。“近年来,青花郎被低估的价值正逐渐回归,近期的市场反馈和走势,也支撑着青花郎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。”郎酒方面回复记者表示,近期国内知名酒企涨价声音不断,市场上也出现了对郎酒涨价的预期。
在晋育锋看来,虽然青花郎上市时间不短,现在调整后切入高端价格,最终培育成真正的高端品牌是需要过程的。他表示,现在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占据了高端白酒八成的市场份额,且市场格局基本固定,郎酒想借助青花郎切入高端白酒市场,将面临不小的挑战。
集体涨价潮背后抢位
从2018年10月开始至当年年末,洋河股份(002304.SZ)、古井贡酒(000596.SZ)、山西汾酒(600809.SH)等酒企纷纷进行停货和提价。进入2019年4月以来的淡季之后,白酒企业再次掀起了停货和涨价风潮。
在郎酒宣布停货青花郎的一天前,即5月6日,洋河酒厂梦之蓝手工班、梦之蓝M9两款产品在中秋节前,全面停止开票,不再增加任何的市场配额供给。此外,五粮液、古井贡酒、泸州老窖等知名酒企也纷纷有停货和提价的动作。
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五粮液、郎酒等酒企通过单次或多次提价,将产品定在千元以上,意在抢占茅台涨价后留下的价格空档。因为当前定价1499元的53°飞天茅台,市场价格早已超过2000元。
“2016年飞天茅台价格突破1000元之后,当前市场价格已经超过2000元,茅台的涨价也为五粮液、泸州老窖产品提价留出了空间,之后又传导到洋河、古井贡酒、汾酒。”铁犁分析指出,能否站稳千元价格带,最终取决于消费市场。
晋育锋也提到了类似看法。他表示,五粮液为了维护普五价格坚挺,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,作为白酒行业“榜眼”尚且如此辛苦,那么其他酒企则更加困难。因为当前白酒行业已经进入挤压式增长,市场格局基本形成。
新一轮博弈拉开序幕?
中国白酒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之后,自2016年开始逐渐复苏,其中,中高端白酒市场快速回暖,酒企之间也由增量市场的竞争变为存量市场的竞争。
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随着消费升级的进行,白酒行业进入挤压式增长,白酒市场也进入品牌消费的时代,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,也由此引发酒企与经销商,以及酒企之间的新一轮博弈。
以郎酒为例,此前,郎酒因向经销商严重压货而引发广泛关注。据《中国经营报》此前报道,在郎酒的销售中,有对经销商采取“退网不退钱”的政策。即经销商退出郎酒经销的体系后,厂家并不会将经销商之前垫付的费用予以退回,而是以等价的货物予以代替,而这些货物仍旧是郎酒的产品。
在记者采访过程中,多位经销商告诉记者,除茅台外,多数白酒企业都有为了冲刺业绩向经销商压货的行为,其中郎酒的表现更为突出。
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在今年2月24日举行的郎酒经销商大会上否认了郎酒刻意扩大营销规模,并数次强调“郎酒以后不能过度压货,要让经销商赚钱,要奖励和培养优质经销商。”
白酒专家蔡学飞分析认为,终端价格具有滞后性,厂家指导价格不可能很快传导到消费端,所以一定会存在价格反弹,但是从长远来看,企业必须接受由价格反弹带来的利益损失,因为众多名酒涨价实际上也是千元以上价格带的博弈。
晋育锋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也提到类似看法。他表示,众多酒企博弈千元价格带实际上是对高端白酒消费市场的争夺。
对于如何开拓白酒高端市场,郎酒方面回复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称,为开拓白酒高端市场,将扩能技改提升产能,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;打造世界级白酒庄园,扩大线下销售网络、创新开展线上销售等。
汪俊林曾对外表示,公司力争2020年实现在主板上市,且要在上市当年实现200亿元的销售目标。这也意味着,郎酒要在两年内实现业绩翻番,无疑提价将是捷径之一。